——與著名歌唱家關牧村、江泓夫婦品飲中外名茶
1月23日,臘月的京城,殘雪覆蓋。晚上8時,筆者如約叩開著名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的家門。
門口,關牧村開門迎。“請里邊坐。”她引我們來客廳。
關牧村的丈夫江泓送走前賓,來到客廳:“現在‘坦洋工夫’怎么樣了?”他關切的詢問,關牧村則到廚房燒水沏茶,一會兒熱騰騰的茶水擺上茶幾。我介紹了“坦洋工夫”的發展形勢,并告訴喜訊:1月15日,國家工商總局正式公告,認定“現在坦洋工夫”為中國馳名商標。“太好了!祝福福安。”他們由衷高興。
幾個月前,筆者托人捎去兩盒“天香” 坦洋工夫”。關牧村說自己經常喝,江泓接過話茬:“我們出差時還帶著喝呢。”這次我新帶兩盒錫罐裝的“天香”坦洋工夫,關牧村看了,將客廳櫥子最顯要位置騰出擺上。
他們夫婦都是好茶人,更是茶文化愛好者。客廳、餐廳書房到處放著各式茶品:坦洋工夫、鐵觀音、金峻眉、柚子普洱、普洱餅干、普洱瓜……盒裝的、罐裝的、紙包的,五花八門。江泓引我們參觀,一一介紹。餐廳角落一個大紙箱裝著云南“班樟普洱”茶江泓與我一同前來的北京福安茶葉協會秘書長林桂斌談論著這茶的特性。我告訴關牧村,去年林桂斌和他的伯母找回“坦洋工夫”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檔案,使這一謎團得到解開。關牧村對林桂斌說:“你太了不起了,作了大貢獻!”
江泓、關牧村夫婦一直關心“坦洋工夫”的發展,2007年金秋時節,他們到福建福安采風,聽了“坦洋工夫”的前世今生,又到歷史文化村——廉村和溪塔葡萄溝參觀,被當地人文與自然景觀所陶醉,寫下了一首詩“中秋時節福安行,明月故里月正明;廉村古風今猶在,一杯坦洋寄禪情。”大家愉快地回憶著美好的情景。
江泓當天剛從歐洲回北京,帶回英國盛名的“伯爵”紅茶,泡給大家分享,并取“坦洋工夫”、“普洱”一同比較,關牧村則取出四川涼山的“黑苦蕎茶”也來比試。喝完四種茶,我擔心王婆賣瓜,不便評說。關牧村說:“如果‘伯爵’可稱‘伯爵’,那‘坦洋工夫’可稱‘國王’了。”江泓點頭贊許,關牧村說:“我建議中央媒體去采訪,讓海內外都知道‘坦洋工夫’,這么好的茶完全可以打響歐洲的。”
聽完這話,江泓走進書房。片刻,一幅龍飛鳳舞的書法作品躍然紙上:飲罷伯爵又坦洋,不是偏執愛家鄉;世間就怕貨比貨,坦洋工夫可稱王。